| 北京论语

山寨“叶圣陶杯”万元可买省级奖?别拿孩子的作文做生意

北京晚报   2021-03-29

据央广网29日报道,在一项名为“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比赛中,多个“渠道商”向家长承诺,只要花1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该比赛北京市赛区一、二等奖。商家同时宣称,只要在该比赛中获奖,就会在“小升初”中获得加分项。

大赛“老师”在朋友圈推销。图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早在1930年,担任《中学生》杂志主编的叶圣陶与夏丏尊两位先生为杂志征稿,这被公认为是“叶圣陶杯”赛事理念的起源。目前,我国真正获得教育部审核批准,以叶圣陶先生命名的权威赛事,全称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近年来,不少考生因为在该项比赛中获奖,被大学自主招生录取;奖项自带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据报道,“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则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山寨大赛。对照经教育部最新审核通过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清单,该项大赛并不在列;根据现行政策,未在清单上的全国性竞赛均属违规竞赛。借用“叶杯赛”的鼎鼎大名,“巧妙”地改上几个字,既混淆家长的认知,也破坏“叶杯赛”的权威性,扰乱青少年之间的竞争秩序。再说,教育部早就明确,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该大赛为诱导家长报名参赛,打起“小升初”能加分的幌子,在向家长贩卖焦虑的同时,还在奖项影响力上夸大其词,也是不讲诚信的表现,涉嫌虚假宣传。

山寨权威大赛,已经在忽悠家长和学生;为奖项档次明码标价,更暴露赚“昧心钱”的难看吃相。那些参与花钱买奖的学生,很可能据此误以为金钱真能换来学习的捷径,从而瓦解内心的规则意识,助长投机取巧的心理,不利于今后的健康成长。又是蹭“叶杯赛”的热度,又对奖项熏以铜臭,也损害了叶杯赛事的名誉和权益。无论是“叶杯赛”还是孩子的心灵,都容不得这般玷污。

刹住吹向“叶杯赛”的歪风邪气,不能止于公布一张正规清单,更不能完全指望家长自辨真伪。值得注意的是,“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主办企业,此前还用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因与教育部批准的大赛名称仅一字之差,在2019年曾被法院判决立即停止使用该名称。如今,该企业又换了个名字重办大赛,不仅办得如火如荼,还做起了卖奖生意。这提醒监管部门,对于审核通过清单之外的赛事,仅划定为“违规竞赛”还远远不够,还要严肃处理背后的组织举办方,对蒙混在青少年大赛中的滥竽充数方、买卖奖牌者,产生更有效的震慑。这不仅是维护青少年大赛的公平公正,也是在保护孩子们的纯真天性。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记者:殷呈悦

编辑:u016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