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日谈

镌刻时代印记,反映社会风尚,简短的称呼里也有大学问

北京日报   2021-09-28

“称呼”,《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在现实生活中,称呼的内涵相当丰富,有表示职位的,表示类别的,表示特定意义的……它们分别运用于不同的社交场合、对象、目的等。

封建时代,称呼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皇帝称“寡人”,官吏称“大人”,平民百姓只能称“小人”,而妇女多被丈夫称为“贱内”。直到辛亥革命赶走了皇帝,也革了“封建称呼”的命,开始兴起了“同志”。那时,一声“同志”便把一群群人相互变为知己,同生共死、共赴使命。


资料图 新华/TAKEFOTO

时至当代,同志之称开始淡化,又流行了“老乡”“师傅”之称。他乡遇故知,一声“老乡”倍感亲切,但有时也会因此讲起了人情、忘记了原则,有利可图就网开一面了;一声“师傅”,传递出对传道授业的尊重,但有时也有因此走向抱团和人身依附的可能。后来,美女、帅哥、老板等称呼逐渐时髦起来,见人即是“美”,张口便是“总”,话里话外其实都是“颜值即正义”“有钱就是好”“权力真的香”,颇带了几分势利的气息。

称呼不仅镌刻了时代印记,反映着社会风尚,还能表露出人品心态。小王刚到教育局工作,开始称曾担任过他老师的李科员为老师,过几年小王担任科长便喊他老李,后来担任局长,便叫他李老头了。不像毛泽东称徐特立老师:“你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有人深谙称呼在仕途上的功能,借称呼套近乎,对上司及上司夫人,以叔叔、婶婶、大哥、大姐之称谓,有时甚至情愿低三辈。当领导的如果发现有人对你的称呼超出了分寸,可真要警惕呀!

也有干部当上某“长”后,自己不喜欢被直呼其名。岂不知,当官的能被群众称姓道名,说明他们把你当成了自己人,愿意对你推心置腹,这是一种难得的信任。犹记得几十年前,无论是在敌占区还是在解放区,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干部大多都是称姓道名,这也被视为彼时干部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生动写照。

人这一生,无论职位多高,最后都要退下来,成为没有任何名分加持的“某某某”,这也叫返璞归真吧。称呼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最可贵的还是平等和纯真。

(原标题:称呼的印记)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思炳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60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1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