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2021-03-05
在中国美术馆的新年大展中,有一个特展“群英荟萃——20世纪50年代张安治绘英模人物作品捐赠展”,展出了艺术家张安治后人近期无偿捐赠的60件英模肖像。其中有英雄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抗日联军之父”李升(李陞)……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和条件限制,一些英模的资料仍然缺失。近日,中国美术馆发出呼吁,希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寻找那些尘封的英模事迹,让后人永记与敬仰。
▶现场◀
60件作品描绘战斗英雄、各行业劳模英姿
走进中国美术馆四层展厅,60件英模肖像作品正在这里静静地展出。作品以铅笔画为主,用素描、速写的形式,生动刻画了70年前英模人物的真实面貌。记者注意到,艺术家细致刻画了英模胸前的代表证、党徽和各式各样的勋章,似乎在向观众诉说着他们的奋斗生涯。
英雄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
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这60件作品大多是艺术家张安治在1951年创作的,另有九件为1959年在京举行的全国群英会的速写,还有一件绘制于1963年秋。
在志愿军代表徐申的肖像下方,张安治写下了“孤胆英雄”四个字。展品说明中写道,在1951年6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徐申所在的排打退敌人多次冲击之后,阵地上只剩下他和4名伤员,他安顿好伤员继续坚持战斗,先后毙伤敌人100余人,守住了阵地。
兵器制造专家吴运铎也出现在张安治的笔下。吴运铎用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在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试制各种弹药,他先后数次严重负伤,砸坏了左腿,炸断四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大大小小留下了无数伤疤。就在这幅肖像绘制的次年,吴运铎出版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此外,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全国战斗英雄”马宜生、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的工业劳动模范代表姜万寿、组织18户贫雇农建立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的农业劳动模范代表韩恩、我国第一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等英模人物,也都出现在此次展览中。
▶幕后◀
张安治曾参与新中国诸多重大活动设计
1951年,当张安治画下这些英模人物肖像时,正是他从海外回国后的第二年。
“抗日联军之父”李升(李陞)
1946年秋,由徐悲鸿提名,在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工作的张安治等四人获得赴英国研究考察的机会。1949年,获悉新中国成立的张安治欢欣鼓舞,于翌年2月偕妻女由伦敦启程,辗转两个月才抵达北京。
回国后,经过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学习,张安治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典礼局设计师,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诸多重要事务的设计与布置,如国庆活动、政协会议会场、中央政府招待会等,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界人士。在这些活动中,张安治被英模们的事迹深深打动,现场画了六十多件英模肖像作品(部分失散)以示致敬。这些作品画完后,有十余幅发表于《光明日报》《北京新民报》及《新观察》杂志上,有些还配有张安治撰写的介绍文章,这些普通人的生动事迹所反映出的信仰和精神力量,至今读来仍令人十分感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张安治将对民族文化的热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祖国山河的挚爱,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融入到他的创作之中。70年过去了,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永久收藏,也成为记录时代精神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
▶快访◀
“希望当代青年能传承老一辈英模的精神”
“之所以把这批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不是为了宣传我的父亲,而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了解这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重大贡献的英模们。”张安治之子张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三年前家属曾将张安治毕生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件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今年一月,他们再次将这批英模肖像集中捐赠,就是希望能够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
出生于1951年的张晨可以说是这批肖像作品的同龄人,在他的成长记忆中,这些英模对当时的青少年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他们有的来自老区,有的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经受过无数苦难和考验,他们是真正有信仰的一批人,对国家、对人民无私奉献。现在国家强大了,在和平时期,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
此次展览是这批英模肖像首次集中展出。尤为珍贵的是,作品上大多有英模本人的签名,在那个连照片都颇为稀有的时代,这些肖像画为英模们定格下了生命中最高光的一刻。“从他们的事迹中也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状态,有些劳模的贡献可能在今天看起来并没有多么伟大,但在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这一点点的进步都是非常难完成的。”
这些年,张晨通过各种渠道陆续收集了部分英模的资料,中国美术馆策展团队也经过多方查询,不断对其补充完善。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和条件限制,还有一些英模的故事仍在尘封之中。“有些人过世比较早、资料很难查询,有些连生卒年月、是否党员等基本信息都无法准确获知,还有些信息在后人整理时不够准确。”
比如,列席全国政协第一届三次会议的陈德生、徐文花、苏栋臣、热赫莫、巩祥文、吴崇华、张辽,参加1959年10月群英会的孔女、梁景生、裔心娟、金程、达娃、李小二、袁文周等,都尚未收集到详细资料。社会各界知情人士可将相关线索发送至303946175@qq.com,中国美术馆将赠送精品画册以兹纪念。
“这些人曾经感动过我的父亲,希望他们的故事也能感动今天的青年一代。”张晨表示,期待这些英模的故事能够被续写和传播,真正发挥好这批作品的文献价值。
(原标题:70年前的英模肖像激励人心 中国美术馆希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寻找那些尘封的英模事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俐 文并摄 中国美术馆供图
流程编辑:u01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10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