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街知事

扎根大凉山腹地的特殊老师

长安街知事   2020-09-21

“在家里,我成了一个小小的翻译官。妈妈和弟弟只会讲彝语,每次我都帮他们翻译成普通话。”

今年6岁的曲木阿且,是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逸夫小学学前班的学生。


曲木阿且

上幼儿园时,曲木阿且就开始学习普通话,不过,教他普通话的老师,身份却十分特殊。

“带小猴子标识的AI老师教我们,挺好玩的。AI老师会先用彝语读一遍,再用普通话读一遍,跟着学几遍自己就能说出来了。”曲木阿且说。

像曲木阿且这样通过AI老师学普通话的孩子,在昭觉县有近8万人,这都要得益于学而思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的“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公益项目。

昭觉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山鹰的坝子”。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1%,普通话普及率极低。这里也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和乌蒙山片区特困县之一,是凉山州、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孩子来说,不会说普通话,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他们与外界学习交流、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

而在这样的地区,如何留住好的老师是个大难题。

因为偶然一次帮妻子代课,成都工程师刘金贵改变了他人生中的后半程。“当时上了一堂语文课,我讲了个题目,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他们用茫然的眼神看着我,感觉好像根本没有接触过汉语一样。”临时帮忙代课的刘金贵被孩子们眼神里露出的茫然震惊了。

最终,他选择放弃原本在成都的工程师工作,留在三岔河乡中心校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成为了三岔河乡中心校一名彝族教师。八年间,先后19位老师相继离开。但刘金贵没有,他认准了这条路,“这辈子都会做教育。”

学而思网校“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的到来,终于解决了好老师留不住的难题。学而思网校为昭觉全县各教学点配备了全套电教设备,保证更多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普通话老师,这些都是带不走的好老师。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党中央一直把教育扶贫摆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大山”,作为“教育+互联网”的企业代表,学而思网校自主研发“ 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针对昭觉以彝语为主的语言环境,该系统特别定制学前儿童彝汉双语学习模块,深度融合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技术,不仅能实时对发音进行智能评测和纠正,还能提供拼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学。


彝族儿童使用移动版“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学习

2018年9月,学而思网校“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公益项目在昭觉县成功落地,短短一年时间里,该系统就覆盖了当地252所学前教学点、72所小学。截至2020年7月,已有近8万名学生和2000多名幼儿、小学教师受益。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凉山49.82万名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从而照亮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凉山州州长苏嘎尔布说。

如今,学而思网校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唯一入围的在线教育企业,在前不久举行的2020服贸会上,还作为唯一中国在线教育企业受邀出席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今年4月,学而思网校“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公益项目作为唯一的中国教育信息化项目,入选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ICT)奖前五名。

同期,该项目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示范项目表彰,用以鼓励学而思网校在使用AI和大数据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读写能力、促进社会和文化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


幼儿园的老师用“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教孩子们词语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 AI老师汉语学习系统”还成为当地帮扶干部学习彝语的“神器”,有的干部仅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彝语,对其在昭觉顺利开展扶贫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扶贫托举希望。“教育扶贫”直指解决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可以说,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就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扶贫攻坚就是要克服教育这块“短板”。

作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领跑者,学而思网校始终坚信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主动扛起企业社会责任,希望利用科技和教学资源的双重优势,帮助贫困儿童在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多选择。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

就在上个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和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正式启动“送给大山的一堂课”公益活动,号召全国学而思网校小学员与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小手拉小手”,通过捐赠学而思网校课程,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这些课程经过前期调研,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量身定制,将送到包括甘肃临夏、四川凉山、贵州毕节等地区10个县师生的课堂上。

公益犹如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大山这边的孩子和那边的孩子拉起手来。让大山里的孩子学到优质网课的同时,也给每一位参与的孩子心中都能种下公益的种子。

9岁的北京女孩宋雨萱,用积攒的学习积分成功送出一堂课后,还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她向远方的同龄少年喊话,“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你们以后有机会来北京找我玩儿!”

近年来,国家开展脱贫攻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教育扶贫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现在技术发展很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越来越多的技术出现,让教育扶贫也有所发展。

在传统教育公益模式中,物质捐赠、校舍改造、提供硬件设备等是常见的教育扶贫模式。近几年,国家财政及社会各界持续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校舍、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及学生营养状况大有改善。但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在师资水平、教育理念与模式、教育的软性资源及育人环境等方面,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在学而思网校看来,只有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改变贫穷家庭的现状。教育企业开展教育扶贫公益,不仅仅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履行创新责任。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与教学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力量,成为摆在学而思网校面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0余年来,学而思网校以优质教研教学和内容为核心,积极利用科技杠杆,充分利用互联网直播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探索可持续提升教育扶贫效果与效率的路径。并依托自身的教育和技术优势,不断拓宽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利用科技的力量充分放大优秀师资的效能,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为更多人所享,助力实现教育普惠。

未来,学而思网校将继续以“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公益使命,为教育公平插上技术的翅膀,与行业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公益生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长安街知事公众号

流程编辑:u014

编辑:u014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