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绽公众号 2021-04-05
继《你好,李焕英》后,又一部以家庭伦理为主题的影片受到了市场的追捧。4月2日公映的《我的姐姐》,截止到4月4日晚上八时,票房已达3.3亿元,有望成为了今年清明档中的冠军。而该片在网上的评分也高达7.3分,女性的主题,女性的视角,让不少女性观众感同身受,泪洒观影现场。
《我的姐姐》由殷若昕执导,游晓颖编剧,张子枫、金遥源、朱媛媛、肖央等主演。
张子枫在片中扮演的安然是一名护士,长期跟父母不见面。影片开始,安然的父母因为车祸而双双去世,处理后事的时候,安然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一个从未谋面的弟弟。摆在她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抛下弟弟,找一个能收养他的家庭,这样就能实现自己考研去北京的梦想;另一个是留下来陪弟弟长大,担负起“长女如母”的责任,如果这样,她的梦想将彻底结束。
“电影直接面对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理性与情感,家庭传统观念跟自我价值的对撞。我很喜欢电影中的讲述方式,不直接给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在女性现实处境中的着笔让很多人有共鸣”,一位网友看完电影后这样写道。
“重男轻女”是安然成长过程中的痛,虽然在现代的大城市里,这样的思维已经不多见了,但不得不说,在有些边缘地区和小城市里,这种愚昧的观念在有些人的头脑中依然顽固存在。
片中安然的父母为了能够生出一个儿子,不惜把安然打扮成残疾人,这样就能利用政策的规定,再生一个。片中有一个细节,有一次,安然在家里穿上漂亮的裙子自由地跳舞,结果被一位上门的工作人员撞见,后者指责安然父母有欺骗政策之嫌,父母则极力掩饰。等到工作人员走后,父亲不由分说拿起棍子就打安然,即便母亲护着她也没用。
这个情节引发了一些女性观众的共鸣,一位叫“爱吃火锅”的网友写道,“我看片从头哭到尾,因为我和我哥哥就是电影里的姐姐和弟弟的缩影。”
影片从女性成长的视角出发,关注原生家庭对她们成长中造成的伤害,尤其能引起女性观众的共鸣。
安然的命运,也引发了网友们对“长女如母”传统价值观的探讨。有观众认为,在传统的价值观里,不管是“长兄如父”还是“长女如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一个人必须尽的义务。”
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女性的自觉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观众认为,片中的安然就应该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希望所有的女性都不要太把自己当成是谁的姐姐,每个人都首先是自己。”
而另一部分观众认为,生而为人,不管一个女性是多么追求独立和个人发展,但亲情的牵绊依然是无法逃避的,“影片最后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就是要给观众提供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
除了影片的主题,《我的姐姐》中有大量安然和拍摄时才四岁半的金遥源饰演的弟弟之间互动的刻画,两人从一开始互相嫌弃,到逐渐有了互动和了解,再到后来两人姐弟情变得浓厚起来,都刻画得非常细腻到位。尤其是影片最后,安然在拿起笔来准备签协议的最后一刻,突然停了下来,拉着弟弟从收养人的家中跑出来,这部分高潮戏看哭了很多观众,电影院里可以清晰听到女性观众啜泣的声音。
不过也有人认为,过分煽情的情节,让人想起了当年那部看哭无数观众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创作者不知节制的结果。
此外,几位主演们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张子枫扮演的安然,敏感内向而又充满了正义感,有观众认为她的表演让人想起了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的表现,即便跟朱媛媛这样的演技派演员对戏,也完全不怯场,非常难得。
(原标题:《我的姐姐》是否也触动了你脆弱的神经?)
来源:北京日报·艺绽 记者 王金跃
流程编辑:u00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02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