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0-11-19
开往“春天”,探访“秋意”,北京市郊铁路串联起京郊的好风景。“其实,市郊铁路不应该仅是‘观光线’,更应起到有效支撑区域30到80公里快速通勤和引导人口及中心城功能疏解的作用。”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王德利的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项目《利用市郊铁路发展北京区域快线的创新路径及规划研究》近日结项。研究指出,目前,北京市郊铁路日客运量占城市轨道交通日客运量比重尚不足1%。
怀密线 资料图 摄:赵雅丹
“近在眼前的‘怀密线’却坐不上。”下班时,已经晚上8点了,小安走出位于中关村软件园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打了个“顺风车”。小安家住怀柔,为了方便上班,在公司附近租房居住。女孩子容易想家,小安每周总有几天要回家去。打车是回家的“必选项”,而她总有点心疼不菲的车资。
但也没辙,在公司附近的清河站停靠,去往她家附近怀柔北站的最晚一班列车,已在一个半小时前离开了。“西二旗附近互联网公司上班的人员下班都晚,很少有人能赶上!”为此,小安不止一次在北京市郊铁路的官方微博留言,“强烈建议晚上从市里出发去怀柔、密云的时间再往后拉长一点!”
为什么不能增加“排班”呢?王德利解释,目前,北京市郊铁路是改造和利用既有国铁干线开通的。虽然部分铁路干线具有富余能力,但因干线列车运输多是夕发朝至,与市郊乘客通勤的早晚高峰时间重叠,所以市郊铁路班线难以大规模增加。
王德利指出,北京已建市郊铁路列车开行对数有限,在发车时间、发车频次等方面均难以达到高密度的公交化运营要求。列车开行频次过低,旅客乘坐市郊列车出行往往需要提前到站候车,增加了旅客出行的附加时间。
王德利建议,可通过调整国铁列车运行图,开行高密度、小编组的市郊列车,最大限度地将市区和郊区的公路客流吸引到轨道交通上来。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他认为,在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开行市郊铁路无法满足实际出行需求时,也可通过利用既有铁路廊道增建复线、三线、四线或者新辟廊道的方式建设市郊铁路,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在客流繁忙通道上要预留复线建设空间。
(原标题:“怀密线”近在眼前却坐不上,市郊列车班次太少卡在哪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1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10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