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事

轻微事故5分钟挪车,7分钟处理完!20万起交通事故快速解决

北京晚报   2021-04-08

撞车了怎么办?别急,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头,交警在摄像头的另一端观察事故现场然后确定责任,保险公司同步理赔——事故发生后平均5分钟内车辆挪走,最快7分钟全部处理完毕。一年来,已有近20万起轻微交通事故通过“远程易处理”这种方式得以解决。

交警

视频连线快速处理轻微事故

4月6日早晨8点,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早高峰,正是市交管局事故处最繁忙的时刻。在两间大工作室里,挤得满满的工作台上,每台电脑每个电话都在运转。

“您把手机摄像头转过去,对着撞车的位置。”一台电脑前,专席民警对着电脑摄像头,指引北二环辅路上一起事故的当事人进行操作。在远程科技系统屏幕上显示的信息中,司机的姓名、身份证号、车辆牌照和登记情况等信息一应俱全,状态均为“正常”。这是一起因并线而发生的剐蹭事故,当事人把手机摄像头转到剐蹭部位,专席民警点击一下鼠标,远程科技系统开始自动录像,然后将证据存储起来。

“您再退后两步,拍摄一下车道线和车辆相对位置。”工作人员继续引导。几分钟后,一起简单剐蹭事故的全部信息就采集全了,紧接着专席民警要求:“请立即把车子挪到路边。”随即,身在远程易处理中心的专业事故交警快速定责,再点击鼠标,向司机的手机发送定责文书。司机们刚刚在路边把车停下,文书就已经收到。两位司机相继在手机上签字确认并回传,全部信息材料也同步由远程科技系统发送至警保合作远程易处理中心的保险理赔席位。人保公司业务负责人韩涛在30秒后拨通了出险司机的电话,根据定责情况指导他选择最方便的定损和维修地点。

至此,从122接到报警,到两车离开行车道停到路边,历时5分30秒,到全部事故处理完毕,共耗时9分钟。

司机

远程处理比警察到现场更快速

事故处理完毕后,司机侯先生通过视频接受了记者的远程采访。侯先生是第一次用这种方法处理交通事故:122发来链接,点击后直接进入远程易处理科技系统,然后根据专席民警指示拍摄上传。“确实挺快,这个软件还不用搜索安装,直接就能用;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讲得也挺清楚,现在也知道该去哪儿定损理赔。关键是,这是警察处理的事故,让人放心。”他说,和之前事故双方自行协商扯皮,或者在现场等交警相比,这个速度要快得多了,也踏实多了。

记者注意到,在大工作室的电脑屏幕上,所有事故警情被分成了三种颜色,红色的是等候处理的,黄色的是正在处理中,绿色的则是已经处理完毕的。在记者观察的时间段内,警情更新的速度相当快,显然,当日早晨的事故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处理起来相当快速。

保险

介入事故“前端”更好服务客户

北京交通事故远程处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警保合作”。保险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有相当多的司机遭遇了对方“玩失踪”。人保公司北京警保合作团队负责人韩涛说:“自入驻远程易处理中心以来,已经为许多客户解决了‘交通事故另一方定责后玩失踪’的麻烦。”

入驻中心以后,保险企业得以介入到事故的“前端”。韩涛告诉记者,之前所有保险企业只能在当事人拨打电话报保险后才能知道事故的情况,现在则可以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就了解到详细情况,从企业的角度讲,这个跨越是难得的机会。“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品质,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更关键的是,一旦出现事故中某一方不配合理赔工作的,另一方可以随时找到远程易处理中心,经过协调后,会由对方车主缴纳保险费的公司来先期承担赔付,赔付了之后,该公司再来向客户索赔。“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这就彻底杜绝了出险后的隐患和麻烦,再也不会因为对方不配合不赔偿,客户要费心费力地搜集证据去法院起诉了——就算最后真要起诉,由保险公司来。”韩涛说。

三问“远程易处理”

为啥上线

减少城区拥堵 节约郊区警力

据交管部门的统计,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60万辆,驾驶员约1180万人,有时高峰时段事故量就有三四百起。在交通干线上发生事故,车辆在车道上多停留一分钟,就会导致后车排队约一公里。无论交警是驾车还是骑摩托赶往事故地点,总会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赶上恶劣天气,小事故频发,民警和司机就更心急了。

城区内的事故造成交通拥堵,郊区的则往往相当浪费警力资源。在“远程易处理”中心投入使用之前,记者曾随昌平支队交警一起出警,一个简单的汽车撞树单方事故,交警从昌平天通苑驱车43公里,赶往慈悲峪村,往返约3小时,真正处理事故仅用了不到10分钟。这类事故虽然小,但如果警察不到场,司机事后报保险理赔会非常麻烦。

去年2月中旬,“远程易处理”中心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本市每天通过远程方式处理的交通事故占全市事故总量50%以上,部分事故高发区域已经达到60%以上,这些事故不再需要交警到场处置和定责,由此而被解放出来的警力,可以更多地投向交通疏导维护等岗位。与此同时,交警和保险企业还通过所掌握的大数据,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打掉了11个“碰瓷”犯罪团伙,抓获107名嫌疑人,为市民止损高达千万元。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接警即处警’,用最快的速度先让司机把事故车挪走,第一任务是减少拥堵。”负责“远程易处理”中心工作的交管局事故处廖鹏宇科长告诉记者。

怎么使用

点击短信链接 取证定责理赔

廖鹏宇说,通过远程易处理科技系统,司机报警后,手机上收到短信链接,点击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拉起视频通话,然后固定现场证据,取证后快速挪车,与此同时,人车信息采集已经完成并通过了公安网信息比对,之后远程定责并发送电子文书,最后一步开展保险理赔指引。“说起来挺复杂,但是对市民来说,只需要通过短信链接登录‘远程易处理’小程序,然后把手机镜头对准事故现场和自己的证件,接收事故定责文书并在线签字。这样就全搞定了!”

有无特例

严重交通违法 还需交警到场

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能通过“远程易处理”解决,出现人员伤亡、酒驾、非司机、套牌及涉嫌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的情况,交管部门依然会通报路面交警尽快到场,这些事故都无法通过远程渠道进行处理。“页面显示车牌号如果因为‘套牌’之类的理由,被交管系统记录在案,那么这次事故是不能通过远程渠道快速处理的,必须要有交警到场核实。”廖鹏宇告诉记者。

按照交管部门现在的内部分类,“远程处理”系统中,严格来讲是分为三个级别:互碰快赔式的高效处理;视频解决式的常规处理;交警到场的“双方挨罚”式两败俱伤处理。廖鹏宇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安然 甘南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记者:安然 甘南

编辑:u016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