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侵害未成年人权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起诉王者荣耀

北京晚报   2021-06-04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也在这一天,以腾讯公司运营的“王者荣耀”手机网游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这也是全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2日下午,该中心主任佟丽华及两名代理律师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新华社资料图

适龄等级设定不适合

这款游戏在角色形象、抽奖规则、语音交流、聊天频道等方面均存在大量不符合《面向网络内容的未成年人不适龄提醒测评指南》“12+”适龄等级的内容及设定。

此案代理律师之一陈强介绍说,“王者荣耀”目前的适龄提示为12+,即年满12岁的玩家都适合。然而,在2016年,腾讯对“王者荣耀”的适龄提示为“适合18岁(含)以上玩家娱乐”,在设计之初的目标人群是成年人。几年来,腾讯一次次下调游戏适龄标准,使得用户群体不断扩大。

陈强律师认为,如此一款游戏根本不应定义为12+,而腾讯对“王者荣耀”进行12+的适龄提示,对大量未成年人造成明显误导,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的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涉色情低俗、性暗示内容

“‘王者荣耀’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是穿着低胸装、超短裙的形象,刻意暴露女性角色的胸部、臀部;游戏中存在通过付费随机抽取皮肤道具的设定,游戏首页中的公共聊天频道里,更是充斥着大量谩骂内容。”陈强律师认为,游戏人物形象设计刻意暴露胸部、臀部以及性暗示的声音,网站及社区存在大量色情、谩骂、低俗等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内容。但腾讯公司并未对上述内容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及行业标准。

游戏设定增加致瘾性

游戏设定增加了“王者荣耀”对未成年人的致瘾性。腾讯公司通过一些诱导性广告及设定将用户的等级与每日签到进行关联,增加了未成年人打开该游戏的频率,具有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故意;在游戏设定上,诱导未成年人为了提高其角色战斗力,增加每日游戏时长;腾讯公司利用其在社交平台上的优势地位,设定“王者荣耀”游戏只能通过微信和QQ登录,并且通过关联微信QQ好友,公开好友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游戏的社交属性,诱导更多未成年人沉迷该游戏。此外,该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存有漏洞且未积极推广,未发挥实质性作用。

律师认为,基于以上问题,腾讯公司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产品服务的相关规定。

歪曲历史人物

在该游戏中,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被设计成一个身靠色情女郎的纽约黑帮教父,刘邦成了吸血的德古拉伯爵,花木兰则变成了穿着暴露的兔女郎,这些都是对历史人物的严重歪曲。

《移动游戏内容规范(2016年版)》中规定,移动游戏不得含有“践踏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恶意篡改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及代表人物形象”等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陈强律师说:“‘王者荣耀’号称传承中国文化,腾讯公司就是这么传承的吗?这反而是在践踏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对年龄尚小,不具备正确历史认知的年轻人更是一种误导。”

未严格限制充值消费

律师认为腾讯公司并未严格按照相关通知规定对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进行限制。在游戏抽奖设定上,也具有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故意等问题。

■诉求

对游戏进行整改

并成立专项基金

律师介绍,此次诉讼的6项诉讼请求分为三大类,其中前4项都是希望腾讯公司就“王者荣耀”的相关内容进行整改。第二类是要求腾讯成立专项基金,帮助因玩“王者荣耀”上瘾的青少年戒除网瘾,换句话说就是要承担责任。第三,现在孩子们缺少健康的活动场所和形式,所以很多孩子就在虚拟空间里度过业余时间,农村留守儿童尤其严重。因此,最后一项诉讼请求,是希望腾讯公司成立专项基金,以支持留守儿童开展健康活动,帮助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来。

“我们希望腾讯公司能正视‘王者荣耀’等游戏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佟丽华律师说。

(原标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起公益诉讼诉王者荣耀侵害未成年人权益)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莹

流程编辑:u024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记者:孙莹

编辑:u007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