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

建交30年成果瞩目 中韩关系“而立之年”再谱新篇

北京日报 2022-08-25 08:50:31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韩建交一举打破了东北亚冷战桎梏,成为改变地区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

3天后,中国驻韩国使馆正式开馆。现任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那时还是一位27岁的年轻外交官。开馆仪式前,他看到两国各界人士和媒体早早来到中国使馆门前等候。那是一个雨天,但却没有一个人退场,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期待。这一幕,令邢海明至今记忆犹新。“我真切感受到了韩国朋友对中韩建交的高度重视和对两国关系的无限期许。”

如今,中韩建交30周年了。正所谓“三十而立”,在历经风雨洗礼,走过为两国和地区带来和平与繁荣的30年后,一个更加成熟、更加自主、更加稳定的中韩关系,是两国和两国人民以及各国友好人士共同的期待。

“而立之年”的再次感动

最近一段时间,邢海明成了中韩两国外交界最忙碌的人之一。日前他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透露,光是过去两个月,他就参加几十场论坛、研讨会、图片展、文艺演出等活动,接受了十几家中韩媒体的采访,并走访韩国多地,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韩国朋友对中韩关系的关心支持,一如30年前中国使馆开馆时的那一幕,再次令他感动。

这些活动和采访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庆祝中韩建交30周年。邢海明介绍,为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两国政府将去年和今年定为“中韩文化交流年”,商定举行的人文交流项目多达160项。

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刚刚履新不久,在太和智库近日主办的研讨会上,这位学者出身的大使同样表达了对两国关系的殷切期盼。他表示,建交30周年是重新绘制韩中关系未来蓝图的重要时机。此时担任驻华大使,他感到激动和责任重大,将基于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精神,努力推动韩中关系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弹指一挥”的浓墨重彩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在写给来自中国的挚友吴明济的送别诗中,韩国古代诗人许筠这样形容两国传统友谊。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源相通。韩国前总理李寿成说,中韩两国是几千年的兄弟。

的确,与2000多年的交往史相比,中韩30年的建交史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当今世界的中国与韩国来说,过去的30年又毫无疑问是浓墨重彩的30年。

3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增长迅猛。中国已连续18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去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据韩方统计,两国直接、间接相互投资,累计已达到2500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韩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1月至7月,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44.5%,位居各国之首。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中韩贸易额超过韩国与美日贸易额之和,展望中韩关系前景,他相信经济常识最终会发挥决定性作用。

“建交时刻”的温故知新

建交30年来,中韩两国关系迅速发展、不断升级。从1998年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到2003年的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8年的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关系在10年内实现了“三级跳”。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韩,双方宣布中韩努力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为中韩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3月11日,尹锡悦在当选韩国总统的第二天就会见了邢海明,打破过去韩国当选总统首先会见美国使节的惯例。这位在中韩关系“而立之年”当选的总统特意将时针拉回到30年前中韩建交的时刻,向邢海明表示,自己所在的韩国国民力量党始终高度重视韩中关系,韩中建交就是在国民力量党前身民主自由党执政时期实现的。

下个30年,中韩关系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大使访谈

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要妥善处理好双边关系干扰因素

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昨天,中韩两国隆重纪念了这一重要时刻。中国第七任驻韩国大使邱国洪在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担任驻韩大使,是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任驻韩大使。

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邱国洪表示,中韩关系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中韩仍须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影响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干扰因素。新形势下,深化中韩关系机遇远大于挑战,两国应共同努力,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改善民众感情。中韩关系的发展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记者:中韩两国隆重纪念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邱国洪:建交3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韩关系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国与国关系的典范。

中韩关系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战略协作,共同维护了半岛和平与稳定。中韩一直保持多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沟通与协调。可以说每次半岛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背后,都有中韩高效战略协作的贡献。

二是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韩经济互补性强,两国贸易额从建交时的50多亿美元扩大至2021年的3600多亿美元。中国能够成为高质量世界工厂,韩国累计900多亿美元的对华直接投资有很重要的贡献。对韩国来讲,中国是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最重要的高端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市场。

三是协调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等问题上,中韩两国利益完全一致,主张高度吻合。在安理会改革和一些重要国际组织选举等方面,双方更是相互支持,配合默契。

记者:30年来,中韩关系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也遭遇过“萨德”事件那样的重大挫折。下个30年,中韩如何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邱国洪:中韩关系“三十而立”,进入了应有的成熟期,未来30年能否如愿实现更加稳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仍有不少困难和障碍需要共同努力克服。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后,中韩关系开局总体顺利。未来,影响中韩关系稳定发展的干扰因素,仍需要双方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一是相互尊重各自制度和核心利益。

二是来自第三方的干扰因素不断增多。中韩各自对美关系对中韩关系正常发展造成干扰,韩国与北约的关系问题需要重视。尹锡悦总统就任后重构和巩固韩美同盟关系,韩美同盟会不会影响中方重大安全利益?中方是关切的。

近期韩国政府官员不慎表态引发了韩国经济“脱中国”论争。我注意到韩国国内舆论大多对此并不赞同甚至表示担忧,韩国政府有关负责人多次公开重申继续重视与中国经贸合作。希望有关言论只是个人行为。

国际形势已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首先,无论俄乌冲突结局如何,中韩出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共同利益,都应保持战略沟通。其次,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战略遏制,引发中美关系高度紧张,必然对中韩关系产生冲击和影响。中韩应思考如何避免各自对美关系干扰中韩关系正常发展。第三,半岛问题等地区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中韩两国要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加强合作。

新形势下,深化中韩关系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中韩应共同努力,重点在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改善民众感情方面下足功夫。

国际观察

坚守建交初心 提升合作水平

30年携手同行,30年相互成就。8月24日是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日,回望过去30年,中韩关系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促进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步入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既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自今年5月韩国新政府上台后,美国对这一亚太地区重要盟友的拉拢意图不可谓不明显。在地区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经贸合作等领域持续向韩国施压,要求韩国选边站队,加入到美国遏制中国的政治阵营中。

特别是近期,美国极力拼凑各类遏华“小圈子”,兜售“印太经济框架”,施压韩国加入“芯片四方联盟”,推动“萨德”部署正常化,并在敏感时刻接连组织美日韩军演及美韩军演,大肆挑动地区紧张局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北亚问题专家李成日指出,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当前中韩关系主要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第一,军事安全方面,美国加紧构筑军事同盟,推进“萨德”部署正常化,在半岛周围大搞军演,打破半岛战略平衡,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挑战。

第二,经济安全方面,美方多名高官频繁兜售“友岸外包”,又施压韩国加入所谓“芯片四方联盟”,意在组建美国主导的供应链联盟,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堂而皇之搞集团对立。

第三,美国不断强化“印太战略”布局,日前更是推动韩国以创始成员身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打着“价值观”旗号,打造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新地区经济机制。

韩美是同盟,中韩两国则是搬不走的近邻、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日前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指出,韩美发展同盟关系是双方的事,中方不会干预。同时,韩美同盟关系不能损害地区和平稳定,更不能有损中方战略安全利益。韩方同中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我们双方的事,其他国家也无权说三道四。

三十而立,步入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也更趋成熟稳健。在中美关系持续震荡、地区局势敏感复杂的背景下,中韩关系如何行稳致远?李成日认为,首先要提升中韩双边合作水平,如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进程,争取尽快达成一致。

其次,中韩要加强战略沟通,特别是在敏感问题上加强沟通,开启相关对话机制,包括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外交安全“2+2”对话等,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战略误解和误判,确保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第三是要加强人员往来交流,促进民心相通。韩国和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缘相亲。今年也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文化交流日益成为新时代推动中韩关系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30年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持续向好的大趋势、大方向从未改变。在近期中韩高层的频繁互动中,“建交初心”成为高频词。李成日认为,坚守建交初心、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中韩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原因。未来,中韩要坚持以发展为优先、合作为导向,相向而行,同时在面临一些敏感问题时加强对话沟通,妥善处理分歧,以实现今后30年中韩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报记者 刘柳

记者手记

友好始终是两国民意的主流

2019年是中国留学生在韩国总人数的峰值,为7万多人;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毫无疑问,疫情冲击了中韩双向留学生交流。所幸今年8月即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双向留学交流已出现复苏迹象。

许多韩国留学生用温柔的笔触、铿锵的讲演,描述了他们眼中真实的北京,讲述着他们对这座城市的一见倾心。在留学生朋友们的眼中,有对北京“双奥之城”的赞叹、有亲历北京疫情防控的点滴、有与北京市民的温馨友谊、有在北京追逐梦想的难忘经历……他们用真情实感讲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北京、用优美文字表达对中国人民和北京人民的深情厚谊。

回顾建交以来30年,中韩关系留下了很多“高光时刻”,其中两国人文交流一直是最亮丽的风景。

“中韩两国2000多年的交流史以及文化上的相通性,让我们一见如故。”北京韩国人会会长朴起洛近日表示。

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日前表示:中韩建交30年来,人文交流可谓全面开花,双边人员交往一度达到每年千万人次,互有大量侨民和留学生在对方国家生活,地方友好城市达200多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民感情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基础。在数千年的交往历史中,中韩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传承和发展了东方文明。中韩关系已经走进三十而立的成熟阶段,相信两国人民完全可以通过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来化解分歧,继续携手前行。

交流故事

“北京真是个美丽的城市”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物和景点,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我能到北京上大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三的韩国留学生韩秀晶很享受在北京的学习生活。她在近期举办的“我与北京iBeijing”2022在京外国留学生主题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作文题目为“在北京的美好时光”。

来之前,韩秀晶对北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我到北京的第一个地方是五道口,一到这里就感觉到非常繁华,人、汽车也很多,也有很多美食。我刚来北京时,不太能听得懂北京本地人的发音,北京话有独特的‘儿’化音,还有些连读和吞字,非常有趣。”

说起对北京的印象,韩秀晶脱口而出:漂亮。“我去过很多古色古香的景点,最喜欢古北水镇。一进古北水镇的门,前面能看到像一幅画似的风景,万紫千红的花朵,粗壮茂密的树木,随风摇曳的柳枝。蓝蓝的天空,没有一点雾霾,那天天气晴好,空气特别清新,令人心情舒畅。还有令人心动的夜景,长城亮灯后像一条金龙,站在长城上眺望古北水镇的夜景是另一番美景。”

韩秀晶还交到了很多知心的中国朋友,“作为外国人,能感受到中国同学的真心相待,给了我很多温暖。北京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要把今后的北京生活过得更加愉快且丰富多彩!”本报记者 吴娜

“冬奥会让我重新认识北京”

“我爸爸是中国人,小时候就带我来过北京,去了天安门、长城等历史古迹,觉得中国好大、北京好酷。”李秀雅是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韩国留学生,本科就在北语读书的她,觉得来北京上大学是圆了小时候的梦想。

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韩大学生演讲比赛”中,李秀雅获得北京赛区一等奖,她的演讲主题是:“疫情隔不断真心 合作从不缺席”。提到为何选择这个主题,李秀雅说,“中国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紧缺,韩国前总统文在寅说的‘中国的困难就是韩国的困难’令我印象深刻,韩国各界也对中国抗疫倾囊相助。韩国疫情趋紧后,中国自身防疫物资尽管也很紧张,但仍向韩国伸出援手。‘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是中国援助韩国抗疫物资上的标语,我查了意思后感动极了。”

谈到北京冬奥会,这个韩国姑娘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我太喜欢‘我的朋友’谷爱凌了!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成为友谊的使者。冬奥会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北京,高科技的场馆、耀眼的中国运动员、热情的北京市民,让从不关注体育赛事的我,深受感染,每天刷冬奥资讯。”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来到北京学习,让我有机会领略到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双奥之城’,这座城市经过风霜雨雪已经有了不可磨灭的成就,希望未来的北京可以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李秀雅说。

(原标题:中韩关系“而立之年”再谱新篇)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白波 吴娜

流程编辑:u028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2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日报
记者 白波 吴娜
2022-08-25 08:50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