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摘

国有企业要当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链长”

京报网 2022-11-05 14:3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调“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产业链存在短板和质量不高、科技创新“重应用、轻基础”和活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质量水平。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有责任、有条件当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链长”,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主力军”和“顶梁柱”作用。

把准战略方向,找准融合点位,实现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主导力量,必须牢记“国之大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链长”。一是围绕打造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策源地强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世界局势的日趋复杂严峻,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比较缺乏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国有企业要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积极承担事关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重大科技项目,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强基固本、提质升级,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中赢得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链长”地位。二是聚焦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补链”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暴露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必须站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高度,立足国内大循环,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短板,找准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点位,提高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科技供给能力。要面向产业链上下游高端环节强化科技攻关,对可能断供的产业链重点环节加紧部署创新链,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应对极端冲击的能力,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的同时,提高我国国内产业链的自主保障能力。三是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组链”。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国有企业要结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部署,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发挥产业主导力量,通过合理的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梯度、错位、互补分工,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作效率,在区域范围内,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交流、资源共享共建、优势能力互补的产业生态。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国有企业多数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产业地位、规模、资金、技术、品牌、资源等方面拥有雄厚基础和先天优势,在产业链创新链中往往处于较为强势的一方。国有企业要当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链长”,必须主动担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更好协同发展。一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国有企业往往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前沿技术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占据着产业链创新链的中高端位置,对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各类资源有较强的配置能力。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资源丰富,创新平台和要素完备,有利于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共性技术、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要主动对接上下游相关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联合技术攻关,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分工合作、互荣共生、利益共享的协同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协同。二是打通创新链产学研。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不够、不顺、不畅的问题,其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孤岛现象”。国有企业一方面链接市场,对市场需求灵敏,另一方面应用场景丰富、规模巨大,既可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组织、引导科技创新,又可以以科技创新成果驱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互动、互促、互融,促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极构建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和利益联结的产学研平台,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健全用好科技创新需求提出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高效协同。三是借力资金链投融资。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表明,重大产业变革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一方面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带动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要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国有企业融资成本低、社会诚信度高的比较优势,积极对接、引入金融“活水”,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以金融赋能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协同。

强化支撑保障,激发创新活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良好生态。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基础,产业链需依托创新链形成发展、升级提高。国有企业要当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链长”,必须强化支撑保障体系,激发内部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良好生态。一是突出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国有企业作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主导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要把党的领导融入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的优势,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优化人才创新创造政策环境。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建设,探索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创新科技人才持股制度。建立符合国有企业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考核、分配、激励机制,赋予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主导的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度”等机制,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沃土。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文化氛围。科技研发往往具有大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创新氛围。打造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对创新型科技人才政治上给待遇,生活上多关心,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放下包袱、心无旁骛投入科技创新。

(胡金龙  北京市第6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



Copyright ©1996-2022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京报网
2022-11-05 14:35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