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

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三位院士共话“发现青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25 21:22

9月24日,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在深圳开幕。今年的论坛以“聚焦原创,突破边界”为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就“如何发现和支持卓越创新青年人才”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彩对话。

韩启德在圆桌主持中提出,科学是有“共同体”的。大家兴趣相同、目标一致,慢慢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和方向,形成了学科的范式。这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将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人才培养中,怎么发掘“潜力股”?潘建伟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驱动,这是我们组建队伍时非常强调的,作为老师要尊重青年人的兴趣,帮他们找到适合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他们到各个地方做了新方向之后,每个人可以互相成就了。”潘建伟表示,一些青年科学家跟其他学生比起来,并不是水平高多少,但是知识结构比较丰富,也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也愿意跟别人合作。

好的科学奖励体系应该是怎样的?“虽然‘钱’越多越好,但是多或少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在确定的边界下怎么把有限的经费投入给最具活力的青年科学家身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表示,为了加大对原创性项目的鼓励,基金委或将在常规评审基础上要调整机制,比如将申请制变为推荐制。

“科学是顶级人才的竞争,科学家要把研究作为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才可能走得更远,没有兴趣坚持不到最后。”窦贤康同时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这一代人真正要实现中国科学界的重要工作,在一定阶段中要定下心来,远离一点世间的喧嚣。”

据悉,“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共同发起,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该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可供获奖者自由支配。截至2023年,“科学探索奖”已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

图片来源: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2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袁璐
2023-09-25 21:2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