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报网摘

清末太监在紫禁城造酱生财,气味虽大却无人敢管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1-16 14:58

多年以前,读中国文化大师齐如山的回忆,特别对他谈故宫的酱缸故事记忆深刻,并深有感触。也只有到了一个朝代的末期,才会发生“太监的酱缸——动不得”这样的奇闻吧。

南书房廊下曾放置着太监的酱缸。摄影:周乾

太监造酱取材“饽饽”

齐如老称之为“有一种令人意想不到而极为腐败的事情,就是南书房前面廊下之酱缸”。据他说,酱缸的来历挺有意思。宫中每遇节日或各皇帝后妃之忌辰,当然都要上供祭祀。满洲人之贡品与汉人不同,他们总是用一桌点心。北方管点心叫做饽饽,此即名曰“饽饽桌子”。清朝的章程是中国礼就用中国旧仪注,为祭天、祭孔等等,则所有贡献之食品仍用周朝的旧式;宫中若是家祭,则用满洲的旧礼,所以宫中祭祀都用“饽饽桌子”。

饽饽桌子约长三尺余,宽约二尺,最矮者摆点心三层,高者21层,每层约需点心200余块。宫中所用点心种类多样,如果宫外亲友家有丧事,也送此桌子,但点心只一种,名曰“点子”。

《燕市积弊》中“饽饽桌子”词条的记载与齐如老的描述略有出入。该书中说,北京有种“饽饽桌子”,关乎满洲的礼俗,遇着白事必须要用……所以内城有不少“满洲饽饽铺”。其中分多少节(层),有五节的,有七节的,甚至11节,顶多13节(跟玲珑塔一样);有用“花糕”的,有用“七星点子”的,至好不过叫做“官三节”。不论哪路,向分“顶子”的好歹,贵的用鲜果子(跟大蜜供顶儿同),有用大面鲜(用发面蒸制后上面再加涂彩色的果物,如寿桃等状的蒸食)的,并有橘子、麻柑两掺的。饽饽不论好歹,桌套可得新鲜好看,按材料区分,多少钱是多少钱的围子。若遇夏天的时候,饽饽铺还得跟着去照应(怕脏了围子)。论到价值,有十四两(银子),有十六两,有十八两,还有二十多两的。细想究竟有甚么益处?又不好吃,也没甚么好看,不过大家看着的确是花了这么些钱。

齐如老说,宫中所用的点心,都是大内饽饽坊所造,祭完之后,分与各妃嫔、宫女、太监等,此名曰“克食”。大家都吃不了这许多,有太监收买这些点心,收买了来,用以造酱。因点心中都是高面、白糖、奶油等等,造出酱来味道很好,太监便把此酱送与亲贵王公及大臣等等。当然不能白送,送五斤酱,至少也得赏他十两银子,这乃是造酱太监的一大笔收入。或许有人以为,五斤酱至少赏十两银子有点儿夸张,其实不然。《清代饮食文化研究》记载,西太后送给袁世凯一只鸭子,膳房做好之后送给袁世凯,袁赏给了送菜人白银一万两。

造酱太监特制的南书房廊下高端酱,借用一句广告词:“味道好极了”。齐如老说,因为这种酱味道比外边的好,且又难得,有许多人以得到此酱为荣。内务府的官员多与这些太监熟识,所以常买了他们的酱来,另送朋友。

酱缸置于南书房外

这种酱一造就是十缸八缸,且是常造,这些大缸的摆放就是一个问题。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宫里地方大,这点事情难不倒太监。太监们想到了南书房这个地方。

南书房是大清国独有的一个机构,成立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原本只是康熙帝读书的地方,俗称南斋,因位于乾清宫西南而得名。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南书房被撤。据史料记载,咸丰之前还有诸王子及亲王之子等在此读书,后因咸丰只有一个儿子,就在宫中读书,南书房遂闲置无用。造酱太监是宫中“万事通”,把酱缸摆在此地,正所谓把宫中闲置地产搞活了。可惜,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此处离乾清宫虽远,然气味儿闻的也很真,偶有东南风,更是满院难闻,不知道当时的皇帝是否闻过这里的大酱味道,还是鼻子出了故障,所以不闻不问。

大概齐如老也是笃信“外交无小事”的,他老人家把故宫造酱之事视为“有失体统”。光绪庚子以后,外国使臣常有觐见的规定,外国使臣虽然不必照中国官员早到伺候,但必须在皇帝升殿之前到达,当然须有一个地方坐着等候。恰好南书房空闲无用,且地点也正合适,遂请外国人在此坐落。外国人到此,人人掩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带领引荐之官员,回报衙门堂官,请与军机大臣商议,设法把此缸搬搬家。齐如老痛心疾首地说,迁延了多年,总没有办到。盖太监都是西太后一方面的人,官员恐怕得罪了他们,他们随时可以在老太后面前说坏话。所以一直到了宣统年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早改成了外务部,此缸却仍没有移动。从前大清国外交人员提起此事来,就感觉头疼。

在齐如老看来,这种情形可以说是腐败到家了吧。他记得一个外国人说过一句笑话,就以酱缸这件事情说,清朝就非亡不可。按他这句话,虽是笑谈也确系至理。这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还不能改良,则其他政治如何,便可知其一定不能更改了。行文至此,齐如老下断语说,类似这样的情形很多,但不必多写了。忽然想起王蒙先生有篇小说《坚硬的稀粥》,不知道先生知道此事后,会否写一篇《坚硬的酱缸》?

侍卫也曾自制酱油

除了太监造酱外,昔日宫中侍卫也曾自制酱油,此事见载于《十叶野闻》,作者许指严是清末民初历史学家,熟于清史,尤以清史掌故与小说闻名。许指严在该书中记述了《九王轶事》,其中第五节为“祭万历妈妈祖制”。这一节里有一段专讲宫中侍卫自制酱油的故事,大可与太监造酱相媲美。

按《九王轶事》所述,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太宗母弟,行居九,世称九王,“九王虽骄蹇自用,而颇尊视明代人物,且于宫禁中尤以遵奉明法为重要。即如祭万历妈妈神一事,亦九王所定之制,迄清季200余年未革者也。万历妈妈为何?曰:明万历间,清太祖攻抚宁,为明将所擒,囚于狱,将杀之,清廷乃贿于某内监。内监请于太后,太后传命释之。清廷念太后特恩,命于宫中设祭,每日必先上食……每日子正三刻,东华门启扉,首先入门者,即此主祭之老巫妪也。布围骡车一乘,不燃车灯,载活猪二口,直入内东华门,循墙而行,抵紫禁城东北隅,有小屋三椽,中供万历太后神像,即满俗称为万历妈妈是也。杀猪致祭毕,天始黎明”。

还有一种说法,满语中“wali”意思为“幻术、魔术、戏法”。“wali mama”为满族所信仰的瘟疫神、痘神,叫作“瓦立妈妈”,所谓的“万历妈妈神”其实是因为谐音而附会上去的。

不管是什么神,总之每次祭祀完后,均要把一些肉分赐侍卫。侍卫吃肉时,不让用盐酱之类调料。侍卫就“用厚高粱纸切成方块,以好酱油煮透晒干之,藏衣囊中。食时,乃取一片置碗中,舀白肉汁半盂浸之,顿成寻常所用之酱油,且味较优于市中所购者。乃以所批肉片蘸食之,佳美无伦,为外间所未有云……”

皇史宬中的档案有关于宫中膳食的记载。

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家里如此,皇帝家也不例外。而且上述太监造酱和侍卫酱油,说起来也只是与宫中有关而已,并非皇帝家自己用的大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了一大批清宫内务府的档案,除了有御膳房的档案,如《膳单》《膳底》等反映皇帝及皇室饮膳情况的直接材料,还有呈报皇帝及皇室一年中,由于饮膳之需,所采购及消耗掉的酒类、果品、调料、酱菜等项支出情况的汇总档案。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六月初八日,内务府掌仪司《为查核各处取用过酒醋房酱菜物事》的档案,有如下记载:

酱 三十九年份用过五万六千八百七十四斤十四两八钱五分;四十年份用过六万二千四百二斤八两五分。

清酱 三十九年份用过一万一千五百七十八斤七两八钱;四十年份用过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七斤九钱。

面酱 三十九年份用过六千五百十五斤八两;四十年份用过六千三百九十斤八两。

……

这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四十年两年中,为皇帝和皇室成员饮膳之需所用过的酒类、酱醋、酱菜的情况汇报。顺便一提,这里的斤两钱之类,当是传统的十六两为一斤计量单位。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及其一家人喜食酱,且大量食用,具有特别的嗜好。皇帝一家人如此喜食酱,不知道与厨师有多大关系?清宫里有三类菜,一是山东菜,其次是满族的固有饮食,其三是苏杭饮食。宫中的山东风味为主的菜肴,与清宫承袭自明宫有关。

近年与故宫有关的文化创意商品逐渐走俏,倘若能够开发出故宫黄酱及酱油等商品,或许销路不错。至于商标,不妨叫“南书房廊下黄酱”、“带刀侍卫酱油”等,颇有趣味。



Copyright ©1996-2024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1-16 14:5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