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友说 2024-08-13 16:09
每逢毕业季,就业都是热门话题。
“去哪个单位?一个月开多少钱?有五险一金吗?工作稳定吗?”来自亲戚长辈们的这类“夺命连环问”,是眼下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近9亿劳动力的大国来说,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谓“大有大的难处”,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作为就业主体,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如何抓住自身与政策措施的结合点,乘势而上,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至关重要。
什么是就业观?简单来讲,就业观是指个人对于求职和就业各个相关事项的一种观念、态度、认知以及心态。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导向、个人能力、知识水平等,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形成就业观的过程中,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对职业进行选择、评估和决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就业观,决定着采取什么样的就业行动。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这个概念似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有些特点应是题中之义,且为人们所认可:即找到我之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
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挑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难免有压力和焦虑,通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发挥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理想。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心态,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难题的一剂良药。其重要性是多方面的。
于个人而言,树立正确就业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更加明智的职业选择,避免盲目跟风和随波逐流,也能够引导个人积极面对就业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提升自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社会而言,树立正确就业观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引导人们理性、积极地看待就业问题,避免因为就业困难而产生消极情绪。正确的就业观还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遵守职业规范,维护良好的职业环境,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于国家而言,树立正确就业观有助于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引导人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够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应当看到,对比十年前、五年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观有了更加积极的转变。民宿管家、易货师、带货主播、电子竞技员、人工智能训练师……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非传统就业领域,化身新职业“弄潮儿”。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投身农村,在广袤天地中寻找自身价值,在“烟火气”和“人情味”中探索新机。
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职业虽然有分工上的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职业都不会埋没人才,也不会束缚人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对待职业的态度。
尽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探索更多就业可能,用新观念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年轻人的就业观确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认清,需要解决。
比如,一味追求“铁饭碗”。“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已成为网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追求稳定的工作,人大硕士进卷烟厂、清北博士考街道办等新闻越来越多。这里,固然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铁饭碗”稳定、体面、待遇也好。但如果一味追求、执着于“铁饭碗”,将考公、考编等作为求职的唯一选择,则不见得是明智之举,束缚住自己手脚的同时,也丧失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比如,自我认知不清晰。困惑,是不少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共同感受。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大都是第一次进入社会,对目标行业认识不清晰,即使选定一个行业,也会面临行业细分、岗位职责不明确等困惑。很多人在找工作时还不知道究竟想做什么,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另一方面,也有的对工作的性质、地点、行业等问题过于挑剔,甚至好高骛远、自视甚高、盲目自信,以至于错过许多就业机会。就业的过程,一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就业大军中,用人单位首先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求职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应关注就业与发展的协调一致,根据自身的就业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行动起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做到“有理想,但不理想化”。
比如,被动地等待机会。有的等待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等待面试通知,等待机会找上门,等待企业给出具体岗位介绍;有的等待毕业后再开始求职,等待下一次招聘会,觉得时间还很多,可以慢慢等待;还有的提到找工作就内心焦虑,以逃避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找工作就没有压力等等。在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面前,好的就业机会不仅等不来,而且还可能稍纵即逝,一味地等待而不是主动出击,既难以发现更多适合自己的机会,也无以在比较中权衡利弊、优劣,做出适当的取舍,更可能令良机失之交臂。当前,有些高校毕业生正在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虽能一定程度避开求职高峰,获得职前缓冲期,但需要提醒的是,慢就业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经济成本,并且在盲目拖延中很可能转化为“懒就业”,甚至最终成为“啃老”的遮羞布。主动寻找机会总比被动等待更好,建立自己的求职计划,明确就业方向、完善求职准备、提升自身素养,无疑求职的成功率也会提高不少。
比如,过度地依赖父母。高校毕业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求职过程期望得到家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无可厚非。客观来讲,父母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或帮助,也有助于子女能够安心求职,增添求职底气。但从现实情况看,也有一些人过于依赖父母,对就业没有主见,过度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或是干脆等着父母找关系帮自己解决工作。更有甚者,安于“啃老”,拒绝找工作,发展成“懒就业”、不就业,成为“袋鼠族”(指成年后不独立、依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或依赖父母供养的人)。长此以往,不仅给家里增添不小负担,个人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也会下降,与社会也容易脱节,从而难以适应职场和社会环境。
以上几种现象,仅是荦荦大端,未必全面,意在说明:
就业虽难,但破解有道。怕就怕在就业观念上走入误区,与其畏难、抱怨、消极、执拗,不如迎难而上、去想办法,怀着一颗平实之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定位,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求职的过程也是一次凤凰涅槃,唯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
5月14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指出要持续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近期,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明确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带生访企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近期,一系列关于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的部署铺展开来,旨在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从校园到职场,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践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妨把握以下几点。
自我积极转变。高校毕业生要客观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评估、职业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增强就业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再者,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保持一个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勇于面对挑战和机遇。
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衍生出许多新的就业增长点,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要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其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并加快新职业规范培育和标准开发。这有利于广开就业门路,充分挖掘岗位潜力,拓宽高校毕业生求职视野,增强他们的择业、创业能力。
加强就业观教育。就业指导、就业观教育不是就业前的“临门一脚”,而是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高校应把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挖掘思政课程的就业育人元素,加强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传承弘扬,引导学生向时代楷模和行业先锋学习,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职业志向,争做积极就业的行动者。
家庭适度引导。父母的经验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但也应摆正自身定位,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孩子找工作,父母应该当参谋,而不是指挥官。如果父母总是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所从事的职业为参照来干涉子女的就业选择,难免会使子女背负沉重压力。双方要多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其次,父母要适时校正孩子的就业观,教育引导孩子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
青年马克思曾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也经历了多次职业转换,探索和实践了不同的职业道路,但始终强调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越是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是经历迷茫与挫折,就越需要脚踏实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苦干精神做好每一份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项事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一定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展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作者 墨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Copyright ©1996-2024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