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2020-11-21
读书于我,既是职业,又是乐趣,或者干脆就是生活本身。
作者:麦小麦
在《你离更好的生活只差阅读这件事》这本书里,我将多年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倾囊奉上,也顺带推荐了一些我看过并有心得的书,并且在每一章的后面列出一个主题小书单,如果你是爱读书的同道人,欢迎你来看看我们的口味是否相似。
在这本书里,我分为六个版块来讲阅读方法。分别是时间篇、选书篇、快读篇、精读篇、分享篇和运用篇,从如何找到时间读书、如何选书一直到读了书如何运用,基本上就是把找书读书吸收的全过程梳理了一遍,希望能给想要多读书,但又有点不得法的朋友们一些方法上的启发。
时间篇讲的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你的读书时间,我认为没时间是个伪命题,只是你觉得这件事还不够重要罢了。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都要面对一大堆的事,这些事如何排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排在前面的事总是有时间做的,排在后面的事经常就没时间了,所以,当你说一件事没时间做的时候,只是因为你把它排在后面了。所谓没时间,体现的只是一件事在你心中的重要程度。所以我会从读书到底会带给一个成年人什么好处开始讲,只有知道了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才会有意识地将它排在前面。
认识上解决了,方法问题其实不难,我给出了十一个时间策略,比如第一个策略是立刻、马上,就是当你想看书的时候,不要管时机对不对,马上拿本书开始看,这是让行动直接绕过大脑的屏障,为你省去大量纠结、焦虑、磨蹭的时间,让你变没时间为有时间。
第二个策略是五分钟开始法,没有时间每天用一个小时来看书,那就制定一个五分钟读书计划好了,五分钟谁都不好意思说没有吧,拿起书看五分钟,很可能会接下去看第二个五分钟、第三个五分钟,如果每天都保证这五分钟,很可能就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还有一个很挑战认知惯性的时间策略是化劣势为优势,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为难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可以说是我们的劣势,但我们只要开动脑筋,也很容易把劣势变成优势,比如说通勤路上太长,你可以说占用了很多时间,也可以说多出了很多路上的时间,这些时间根据你的交通工具不同,可以用来看书、听书,如果是自己开车,甚至可以变成一段难得的自由思考、自由写作时间。另外的时间策略还包括如何用好你的碎片时间、如何用好整段时间、如何从其他事情上省时间、如何克服拖延等等。
在第二章“选书篇”中,我先介绍了一些通用的选书方法,比如如何在网店选书,可以通过详情页、读者评论和同类书比较来进行筛选,更好地判断一本书;也可以如何通过各种阅读APP上的免费试读章节来选书,如何在书店、图书馆选书,降低误判率。另外,我还给出了四种个性化的选书方法,跟随他人法、集齐作者法、顺藤摸瓜法、课题读书法,让我们成为一个更高阶的阅读者。
在我收到的关于读书的问题中,有两个相反的问题被问得很多,一个是如何才能读得快,一个是如何才能读得不要那么快。这其实是两种阅读的需求,时间太少、好书太多,只有读得快,我们才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好书,也才能在书籍这个博大精深的世界里多取一瓢饮;但是如果一味快读,又可能会漏掉一本好书中需要细细品味、好好思考的重要内容,所以,到底是快读还是慢读,面对每本书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要想读得快,最重要的还是多读多练,并配合一些眼脑适应的方法,而不是奢望学习什么所谓的速读法达到几分钟读一本书的境界,那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快读,是在专注的前提下,目光获取的信息比较多、视线滑动速度比较快、理解速度快、抓关键信息的能力强,几方面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让自己读书读得快,就要从阅读习惯和理解力提升两方面入手进行,经过长时间大量的练习,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而要将一本书读得精、读得深,就需要放慢速度,把心沉下来读,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反复读、像翻译一样地读、朗读、抄写、背诵的方式来帮助理解,还可以做读书笔记,书中也写到了很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对于自己喜欢的书,我们还有分享的需要,阅读分享可以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和孩子聊天的时候分享你正在读的书,比如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和陌生人尬聊的时候、社交场合,从一本书引发话题,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在家里建立足够的读书氛围,约定一个时间,由家人各自分享自己最近读的书,这会极大地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最后,有些人会疑惑读了那么多书,如何才能用到生活中呢?这就是我的第六章“运用篇”,在我的眼里,读过的每本书都是有用的,方法性、策略性的书自不必说,如果你光是读过而用不上,那一定是读得不够深不够透,还可以继续读;那些文学性、思想性的书,让别人的故事成为自己的人生阅历,用丰富的文字搭建自己语言大厦,以文学之美成就自己的眼光与品位,拿古往今来文学家的思想为自己的头脑添砖加瓦,我简直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更有用的书呢?
原标题:阅读有方法 生活多滋味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004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04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