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 2021-01-14
两年多的时间内,民警张炳全为乘客找回背包22个、文件27份、钱包7个、身份证37张……
书包、饭盒、驾驶证……短短半天时间,三位乘客来到慈寿寺地铁站地铁民警的值班室里领回失物。物品都不昂贵,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巴沟站派出所民警张炳全依然很重视,想尽办法为它们找回了主人。他说:“东西虽然不是很值钱,但找到了,失主都会特别高兴,看到他们高兴,我很满足。”
一下午三件失物找到主人
民警张炳全十几岁就参军,在北京生活了28年,前20年在部队,后8年来到公安队伍,成为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巴沟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近三年半,他都驻守在地铁6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慈寿寺站。每天有数万乘客经过慈寿寺站,每天都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站里、地铁上。
前些天,记者在地铁值班室里采访了张炳全。他的值班室里,挂满了锦旗,柜子上还放着三样东西:一个双肩包、一个用手提袋装着的饭盒、一本驾驶证。张炳全笑眯眯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乘客在地铁里丢的东西。
“这个双肩包是一个中学生丢的。”张炳全向记者一一介绍。通过书本上的信息,张炳全找到了失主的学校,并通知失主本人前来取包;还有一本驾驶证,当张炳全给驾驶证主人打电话时,对方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东西丢了。“我说你驾驶证还在吗?小伙子答说,没注意,这几天都没开车。”饭盒的主人则是一个上班族,下班路上把空饭盒落在了地铁上……
采访过程中,失主们陆陆续续来到值班室。家住房山的中学生小远,辗转地铁10号线、9号线和房山线到家后,发现自己的书包丢了,没想到却接到学校的电话,通知他到慈寿寺站找民警领书包;疫情期间不方便握手,丢了驾驶证的张先生连声向张炳全表示感谢:“太谢谢您了。今天您要不给我打电话,我还不知道驾驶证丢了。”
一上班就看有无新失物
为失物寻找主人,算不上是民警的分内工作,但张炳全却养成了想方设法找失主的习惯。比如捡到银行卡,张炳全便会联系银行,请银行通知失主本人,失主再到张炳全这里领取失物。再小的物件,只要上面有个人信息,张炳全都会尝试为它寻找主人。十几天前,张炳全为一张学生公交卡找到了主人,失主的家长非常惊喜,没想到小小一张公交卡丢了还能再找回来。
如果遗失物里没有任何信息,张炳全还会主动和地铁热线96165联系,描述失物的形状和大小,看有没有乘客报失。“地铁热线工作人员每天接的乘客报失电话很多,时间过去久了,就比较难找到。”所以,一旦捡到失物,张炳全会立刻与地铁热线联系。
地铁10号线的工作人员会将遗失物汇总到车辆管理站。从家里来单位上班,还没换上警服,张炳全常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乘客遗失的物品里面,有哪些他可以帮忙找到主人。
失物被领走 很有成就感
因为从地铁首班车运营就要开始工作,家又离得远,所以张炳全总是在主班前头一天晚上就睡到单位。主班时,张炳全在没有阳光、噪音大的地铁站里要待上18小时。
慈寿寺站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从站口到站厅,从站台到安检口,张炳全喜欢穿梭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之中,来来回回地巡逻,向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各方面情况。每次值班,他几乎都能走上两万步。
一件又一件失物被乘客领走,一封封感谢信寄给张警官……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乐趣来干,张炳全觉得不仅不累了,还很有成就感。
(原标题:寻物达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徐慧瑶
流程编辑:u00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07
Copyright ©1996-2020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