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在鲁迅笔下,袁世凯是个坏家伙,但这次鲁迅为何说袁世凯的好话?

北京晚报   2021-07-24

对袁世凯,鲁迅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过,基本都是否定性的,比如说他“在辛亥革命之后,大杀党人……因为他正是一个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伪自由书·杀错了人异议》),又说 民 国二 年(1913)以后,袁世凯“对于异己者何尝不赶尽杀绝”(《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总之,在鲁迅笔下,袁世凯是个坏家伙。

但鲁迅也说过几句袁世凯的好话,那就是他在《忧“天乳”》一文中所说的:“男男女女,要吃这前世冤家的头发的苦,是只要看明末以来的陈迹便知道的。我在清末因为没有辫子,曾吃了许多苦,所以我不赞成女子剪发。北京的辫子,是奉了袁世凯的命令而剪的,但并非单纯的命令,后面大约还有刀。否则,恐怕现在满城还拖着。”(《而已集》,《鲁迅全集》第3卷)

鲁迅 新华社图

所谓“明末以来的陈迹”,就是那段“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惨史;为了不剃头留辫子,不知死了多少人。按鲁迅的说法,“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但到了清末,剪辫子又成了一件费劲的事,许多人坚决不从,非拿刀逼着剪才行。

鲁迅说“北京的辫子,是奉了袁世凯的命令而剪的”,这句话肯定了袁世凯的做法。1912年3月,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下令“人民一律剪辫”,同年11月初,袁世凯在北京发布政令,有“剪发为民国政令所关,政府岂能漠视”等语。由于当时许多老百姓不执行剪辫令,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措施,这就是鲁迅所说袁世凯的剪辫令“并非单纯的命令,后面大约还有刀”。如果不强制剪辫,结果也许真会像鲁迅说的那样:“恐怕现在满城还拖着(辫子)。”

剪辫子,这在当时不仅有民族革命的含义,也有革除野蛮愚昧、迈向文明的意味。袁世凯发布的这项剪辫令,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不论袁世凯干过多少坏事,这件事是应该肯定的。

鲁迅的辫子是在辛亥革命前去日本留学时剪掉的,回国后遇到了很大麻烦,所以他在《忧“天乳”》中说:“因为没有辫子,曾吃了许多苦”。这“吃苦”的事,他在《病后杂谈之余》一文里有较详细的记述。

对留辫子,鲁迅一向是深恶痛绝的,既因为这是当满清奴隶的象征,又因为辫子太累赘、太难看,像个猪尾巴。他的挚友许寿裳曾说:“鲁迅对于辫子,受尽痛苦,真是深恶而痛绝之。”对留辫子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痛,鲁迅更是念兹在兹,看得极重。他在短篇小说《头发的故事》里说了这样的话:“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疼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又说:“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说得极为沉痛。

正因为鲁迅对留辫子深恶痛绝,所以他对因辛亥革命而兴起的“剪辫运动”抱有一种欢迎和兴奋的态度。他在《病后杂谈之余》一文里说:“假如有人要我颂革命功德,以‘舒愤懑’,那么,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剪辫子。”(这句话鲁迅加了着重号。《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他所说的“革命功德”,是指辛亥革命的功德,可见他把剪辫子视为辛亥革命的一大功绩。然则,他对袁世凯的剪辫令抱以肯定的态度,也是很自然的了。

有史家论定,袁世凯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我觉得有些道理;袁先是“窃国”,后又称帝,确实是奸雄一个。但他做过一些好事,如训练新式军队、建设新式城市、发展工商业、修造铁路等,下令剪辫也是他做的好事之一。做了好事就该肯定,所以,鲁迅记了他一笔。

(原标题:袁世凯的剪辫令)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乔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编辑:u008


热门推荐

精品放送

换一换

Copyright ©1996-2021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报网版权所有